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焚烧垃圾发电B.焚烧大量秸杆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

分析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指的是生活、生产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生产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焚烧垃圾发电,既减少了污染,又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间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
B、焚烧大量秸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正确.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防止废旧书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
D、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B.虎门销烟时将生石灰加入水中
C.天然气燃烧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回答下列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

(1)衣:下列服装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BC.(填标号)
A.羊毛衫   B.涤纶连衣裙   C.腈纶运动衣   D.纯棉T恤
(2)食: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请根据图1所示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素每份含量
蛋白质29.6g
油脂23.5g
糖类104.7g
814mg
130mg
①自热米饭的营养素中,主要提供能量的是糖类,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
②图1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③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住: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
①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②如图2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B(填标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4)行: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对下列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水蒸气有关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铁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科学中,存在着许多“1+1≠2”的有趣现象.下列各种过程中,关于“1+1≠2”的说法不正确的(  )
A.1毫升酒精和1毫升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不等于2毫升
B.1克木炭在1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等于2克
C.1牛拉力与方向相反的1牛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读数不等于2牛
D.1欧姆的电阻与1欧姆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不等于2欧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归类时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如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  )
选项XYZ
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B常见的合金钢铁生铁氧化铁
C常见的矿物燃料石油天然气
D常见的行星地球太阳月球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向20℃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CaO)粉末至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温度恢复至20℃,跟原石灰水相比,溶液的质量将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1:在三支分别装有硫酸镁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铝条(如图)

【实验现象】①、②试管内始终无明显现象,而试管③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但片刻后出现大量的气泡.
【分析反思】
试管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铝条表面有一层氧化物;
试管③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Al2O3+3H2SO4═Al2(SO43+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2:将实验1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有气泡冒出,并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现象分析】析出紫紅色固体的原因是2Al+3CuSO4═Al2(SO43+3Cu(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得出结论】该探究实验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更强.
同学们想确定实验2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所得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是:含有铝和铜;小莉的猜想:含有铝和镁.小花认为小莉的猜想不成立,理由是铝不能和硫酸镁反应.
实验3:同学们经检验烧杯中所得的固体,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残余固体中含有铜和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总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探究.
 方案  
 现象 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溶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映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排除其对NaOH检验的干扰.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