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成分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CCO B只有CO CCO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的混合气体;小强猜想可能是CO2O2的混合气体。小明和小强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NaOH溶液的作用 ________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铜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C 除去容器中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O+CuOCu+CO2 红色固体变黑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解析】

[提出猜想]碳不是气体,COO2点燃的条件下会继续反应,不会共存,猜想不合理的是AC
[实验探究1]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装置B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容器中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
[实验探究2]如果氧气过量,则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是CO2O2的混合气体;加热条件下,铜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铜丝网变黑;
[反思交流]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变成臭氧(O3),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臭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单质,故该转变属于物理变化

B.该变化中,氧气与臭氧的质量比为3:2

C.一个臭氧分子由1个氧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3.2g臭氧和3.2 g氧气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CO2“2”表示二氧化碳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N“2”表示两个氮原子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茶是中国的国粹,曾伴随丝绸之路的驼铃大航海时代的货船远赴西亚和欧洲。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中国。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绿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抗辐射作用。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EGCG(化学式为C22H18O11.请回答:

1EGCG属于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

2EGCG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

3EGCG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嫦峨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新标杆新高度。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铝、铁、铜、锰(Mn)等金属材料。

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动,但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

2)相同条件下,将外形相同的金属锰和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锰产生的气体不如铝剧烈,则金属活动性Mn_____Al(选填“>”“=”或“<”)。Mn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制备金属锰的一种方法是4Al3MnO23Mn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向含有Fe(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不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我是本故事的主人公,我叫一氧化碳(CO)。

我的出生之路比较坎坷,妈妈生我时缺氧,所以生下来就只有一个氧原子陪着我。

我还有个弟弟,它比我要幸运的多。它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当它是固态时,它还可以作为一些好吃的食物的冷藏剂。当它是液态时,还能被做成灭火器,保障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人们一谈起我,第一反应就是三个字:有剧毒!

本来我还能燃烧自己帮人们做做饭,后来无数的人因为我煤气中毒,于是做饭也不让我干了,换成了天然气。

之后每天我都活的很抑郁,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想天无绝人之路,野百合都有春天。后来有一天,我无意中去了冶炼厂,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可以作为还原剂,把铁矿里的铁给还原出来!

看到了生活希望的我,决定投资自己,一顿努力学习的操作之后,我考上了大学,也认识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从此,我们的辉煌人生便如水银般铺展开来。我曾经无比羡慕的弟弟,也加入到我们中间来了。我们一起制备甲醇,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还可以拉上新朋友甲醇(CH3OH),一起合成乙酸。( (乙酸)

最后,我决定燃烧自己,享受这辉煌的仪式:在蓝色的火焰里,我看见了我的弟弟,他张开双臂,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弟弟”是_______(写化学式)。

2)“我无意中去了冶炼厂,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可以作为还原剂,把赤铁矿里的铁给还原出来”,写出这段文字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乙酸的化学式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一氧化碳的“妈妈”一定是碳

B 一氧化碳的“弟弟”固态时叫“干冰”

C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512g的碳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数据如表。

A

B

C

12g

12g

12g

氧气

6g

16g

80g

其中燃烧产物完全是一氧化碳的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

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2_____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讲行实验)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3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_____不成立,猜想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降低温度一定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D.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