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得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步骤④加热蒸发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填“变大”或“变小”);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份蒸干.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CD(填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C.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D.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为了验证固体A中含CaCO3.甲同学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分析 (1)根据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进行分析;
(2)根据步骤④加热蒸发过程中,溶剂逐渐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份蒸干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过程分析产率较低的选择项;
(4)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步骤④加热蒸发过程中,溶剂逐渐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份蒸干;
(3)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试精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产率偏大,故A错误;
 B.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精盐质量增大,产率偏大,故B错误;
C.蒸发时有固体溅出,精盐质量减小,产率偏小,故C正确;
D.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没有将食盐溶解完,产率偏小,故D正确.
故选:CD;
(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过滤,玻璃棒;
(2)变大,停止加热;
(3)CD;
(4)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点评 本题主要对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要理论联系实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如A图所示,将锥形瓶倾斜,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左盘实验装置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气球慢慢充盈鼓起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当反应结束时,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C(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日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气球完全鼓起,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有同学提出也可以选择装置B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填“同意”或者“不同意”)理由是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规律,而不是物理变化.
(3)由实验C除了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外,还可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4)实验D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承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列三个表是我省某市不同时间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
表一
2004年6月19日
二氧化硫     15
一氧化碳     22
二氧化氮     34
可吸入颗粒物 70
表二
2005年2月17日
二氧化硫     68
一氧化碳     69
二氧化氮     65
可吸入颗粒物 98
表三
2005年2月18日
二氧化硫     24
一氧化碳     67
二氧化氮     37
可吸入颗粒物 62
2005年2月17日夜晚下了一场在的“雨夹雪”,请根据季节、天气变化情况及表中提供的空气污染指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与“表一”相比,“表二”中各项指数大幅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多;
(2)与“表二”相比,“表三”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指数减少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
一氧化碳的指数变化不大,说明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原子都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可以在空气中点燃.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写出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为了保证某些玻璃仪器的密封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进行磨砂处理.下列仪器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
A.集气瓶    B.量筒      C.烧杯       D.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锌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B.锌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C.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或“=”);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水(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5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5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140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B.KNO3C.NH4H2PO4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