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及变化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很远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温度计汞柱上升——原子的体积变大

C.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 双氧水制氧气——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大巷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山心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  )

A.要大量施用化肥才能够获得高产

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

C.硝酸钾属于盐,是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山心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许多城市的街道上已出现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2: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会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A 提供氧气 B 提供可燃物 C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 鼻子闻 B. 嘴巴吹

C. 耳朵听 D. 眼睛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水是一切溶液的溶剂

C. 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 将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海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丁酸甲酯(化学式:C5H10O2)是一种具有苹果香味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B. 丁酸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 D. 丁酸甲酯中含有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有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

(2)以A为发生装置,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以B为发生装置制取氢气,加入药品之前要_____;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把E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测定氢气的体积,应在_____端(选填字母“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4)装置C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a.可用于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药品应为_____(填写名称)。

请写出D中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b.可用于验证燃烧条件:

在多孔铜隔板上面放置一小块白磷。打开活塞,向试管内注入50℃的温水并浸没白磷(白磷着火点约40℃),此时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若用注射器连接装置C的导管口,_____(填操作),当观察到_____,白磷开始燃烧。

(5)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1中的_____(填“A”、“B”或“C”)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