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B.

分析 研究一:(1)根据反应时温度的变化分析反应时能量的问题,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氯化镁进行分析;
(2)根据图中反应速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二:(1)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会先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解答 解:研究一:(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通过图中的反应速率可以看出,在t1-t2时间段速率加快,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会先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
A、刚开始铜的质量为零,置换完银才会置换出铜,故A正确;
B、Fe与AgNO3和Cu(NO32的反应均使溶液质量变小,而硝酸根的质量不变,故硝酸根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故B错误;
C、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轻,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也会减轻,但是没有前面减小的幅度大,故C正确;
D、铁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溶液中会出现银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三种离子,然后会出现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然后只剩下亚铁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研究一:(1)放热,Mg+2HCl=MgCl2+H2↑;
(2)温度;
研究二:(1)CuSO4+Fe=FeSO4+Cu;
(2)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要找准题中考查的知识点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反应物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D.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清明时节,同学们相约外出踏青野炊.请用化学知识分析小丽问题:
(1)野炊食谱人表所示:
主食馒头
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
从合理膳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C(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B(填字母);
A.废纸  B.果皮  C.易拉罐  D.塑料桶
(3)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4)大家在田边看到农民正在使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氢氧化钠溶液,仪器C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③(填②或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NaOH溶于水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NO3B.MgOC.O2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液在山泉水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时取样,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浑浊物产生.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泡沫较少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的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固体不断溶解,表面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4)该山泉水经过蒸馏(填操作名称),就可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