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请回答:若b是水,则气体a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D中液体进入C中,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分析 (1)根据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分析回答.
(2)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铁与硫酸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 解:(1)由实验的现象可知,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则气体a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2)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由于C中压强减小,D中液体进入C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了氢气,生成的氢气进入D中,又使D中的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故答为:(1)碱;(2)D中液体进入C中,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Fe+H2SO4=FeSO4+H2↑.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可知有些题目需要结合物理知识来回答,并且利用外界大气压与瓶内的压力差来做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A.
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
B.
等质量的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
C.
一定量的铁片加到硝酸银溶液中
D.
   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编号填空:
A、生石灰       B、干冰       C二氧化硫     D、钛合金
(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A; 
(2)造成酸雨罪魁祸首的是C;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B;
(4)常用作飞机、轮船等外壳材料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曲线中P点表示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A物质.(3)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A.
(4)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5)若t1℃A物质的溶解度为a,其饱和溶解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frac{a}{10}$g;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a}{100g+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步骤开展实验:首先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15g石灰石粉末与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78.6g.
(1)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是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止反应的进行.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用H、S、O、Na四种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H2SO4
(3)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的碱:NaOH; (4)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表有关物质的除杂、检验、鉴别、分离中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B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用水或稀盐酸
C鉴别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D分离氯化钠和泥沙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冷却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溶剂一定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①、②、③分别为某些分子或原子的示意图,其中黑、白两种圆圈分别代表汞原子(Hg)和氧原子(O).请用各图对应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化合物的是②.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图①所示的所有微粒肯定不能继续再分.
(3)若用上述三幅图来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gO$\frac{\underline{\;\;△\;\;}}{\;}$2Hg+O2↑)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三幅图排列先后顺序为C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