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用元素符号回答: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水中含的元素是H,O,液态金属中所含的元素是Hg.符号中都有“N”的元素是N,Na,Ne.

分析 根据氢只有一个质子进行解答;
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
根据水的化学式,化学式表示物质和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液态金属是Hg,来解答;
根据所有元素符号,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根据氢只有一个质子,因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中含的元素是 H,O 元素;
根据液态金属是Hg,因此液态金属中所含的元素是Hg;
根据所有元素符号,符号中都有“N”的元素是:N,Na,Ne;
故答案为:H;Al; H,O; Hg; N,Na,N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之最,通过对元素符号的归类主要考查元素符号的写法,建议采用分数记忆,图片记忆,字母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强化记忆,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去春季,重庆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Cl2)泄漏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抢险队员立即疏散当地群众,并用消防车对沉降地面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喷洒碱液,防止氯气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之后不久,在株洲市某游泳馆也发生类似的氯气少量泄漏事件,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正在泄漏的氯气罐推入游泳池的水中,以降低氯气对环境的污染.事后测定,该游泳池中的水显酸性.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够分析出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2)如果实验室制取氯气,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
(3)假如在离开现场的过程中,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聪和小明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小孔中冒出.就收集了两瓶气体,第一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有白烟生成.把装置放在水中,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frac{1}{10}$.
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1)由此推断:竹子中含有氧气(或O2)和二氧化碳(CO2)两种气体,实验中涉及的两个化学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Ca(OH)2+CO2═CaCO3↓+H2O
(2)竹子中的这两种气体含量怎样?(空气中国也含有这两种气体,请作比较)竹子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草酸(H2C2O4)加热能分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草酸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试管装置省略),通过观察下列装置中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观
察装置C、装置D中的现象
装置C中试纸变蓝;
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酸分解的气体产物为CO2和CO.装置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讨论与反思】(1)装置B中浓硫酸的质量增加,说明草酸的分解产物还有水.
(2)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只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B.白酒、牛奶C.空气、氧气D.冰水混合物、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明要用98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量取所需要的永应选择100mL(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称量时药品和砝码颠倒(或量水时仰视读数).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①③⑤②.
(4)如果配制的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误差的原因有多种,因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操作不当引起的原因有:①托盘天平未调零;②砝码和药品放反了;③称量时左盘放纸右边不放;④量取水读数时仰视(托盘天平和量筒各回答一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化学探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证明了烧碱与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②③两步均充分反应,加入硫酸铁溶液,立即产生明显现象,最终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可知反应②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有Na+、OH-、SO42-(填离子符号);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
(2)求解③中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为12g;
(3)发生中和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
(4)最终得到的无色不饱和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