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B、车胎漏气
C、煤气燃烧D、空气液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玻璃破裂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车胎漏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空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1995年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的新物质,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该物质分子中含有200个碳原子和100个氢分子
B、该物质属单质
C、该物质属无机化合物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为2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石灰水、蔗糖水中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A、红色、蓝色、无色
B、红色、蓝色、紫色
C、蓝色、红色、无色
D、蓝色、红色、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人的呼吸
B、铁制菜刀生锈
C、农家肥料腐熟
D、蔗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并非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及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完毕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D、水不能往浓硫酸里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则M、N的数值分别是(  )
A、11  18
B、12  17
C、11  16
D、12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霉变,钢铁生锈
B、煤气泄漏,木材燃烧
C、滴水成冰,风起云涌
D、米饭烧焦,芝麻碾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别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
A土壤呈酸性向土壤中撒适量的氢氧化钠
B除去C0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C粗盐提纯(除去不溶物质)溶解→过滤→蒸发
D鉴别:硬水与软水测导电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A
 
;B
 

(2)盛在仪器A中的物质常用
 
,该物质燃烧现象是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在实验中,当红磷熄灭后,如果进入钟罩内的水没有上升钟罩原来空间的五分之一,你估计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4)通过这个实验你能推测氮气有哪些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