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所以原子是带电的粒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是静止不运动的
D.分子大原子小

分析 A、根据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等,不显电性进行解答;
B、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但是不一定比其它原子大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说法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电子的质量很小,说法正确.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停地运动着的,所以错误.
D、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但是不一定比其它原子大,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学习中要注意物质的构成粒子的性质和特征,分子和原子的定义、本质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
(1)食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85克.
(2)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摄入量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85毫克.某种体积25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咖啡因的质量分数为0.02%.若某同学一天喝了2罐这种饮料,则他摄入的咖啡因有100毫克.(该饮料密度约为1g/mL)
(3)了解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后,当你在选购食品时应该AC(可多选).
A.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B.尽量选择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以保证口味
C.多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高锰酸钾;B氧气;C二氧化锰;F二氧化碳;
(3)写出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符号表示
水H2O;氢气H2;二氧化碳CO2;氧气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探究:

(1)他们应该选择的药品是(填字母)B
A、蜡烛   B、红磷  C、硫磺  D、镁条
(2)药品的用量应保证过量.集气瓶内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A(填字母)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同学们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通过讨论还得出集气瓶中剩余主要气体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5)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水进入集气瓶的量远少于理论值.经讨论,同学们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只填一种)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块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2.8g这样的铁块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时,生成氢气0.09g,则这块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对湖光岩水质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2)某同学用上图装置来过滤,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①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液体;
②漏斗末端没有紧贴下面烧杯的内壁;
③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3)另外一位同学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则可能的原因(写出2条):
①滤纸破损;
②仪器不干净(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观察分析】
(1)A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判断该反应是否恰好反应完;
(2)有同学认为B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无法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反应了,其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
(3)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认为:废液中除水、酚酞、碳酸钙以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含有什么物质?甲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红.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于是对于滤液中还存在的物质,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甲同学还可能有Ca(OH)2、NaOH乙同学还可能有NaOH、Na2CO3
丙同学还可能有Ca(OH)2、CaCl2丁同学还可能有Na2CO3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上述猜想进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其中滴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且溶液仍然呈红色,从而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