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 CO2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 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 用熟石灰鉴别铵盐和钾肥 D. 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答案】D

【解析】A. 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B. 稀硫酸与木炭粉不反应,无现象,与氧化铜粉末反应,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正确;C. 熟石灰与铵盐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熟石灰与钾肥不反应,无现象,正确;D. 酚酞溶液遇氯化钠溶液不变色,遇稀盐酸不变色,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向pH为2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变小

C.在食醋、石灰水、汽水三种物质中,石灰水的pH最小

D.向pH为4的酸性污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1.
(1)“碳村庄”的居民中,属于单质的是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3)“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CO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
(4)“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图2所示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 , 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统计,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若不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同学们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回收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从废旧手机中可以回收到哪些有价值的金属?如何回收?
【查阅资料】
i.手机电路板中的金属及其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

Fe

Cu

Al

Ni

Au

Ag

Pd(钯)

市场价格($/t)

365

7175.5

1710.5

14235

4.7×107

7.6×105

2.7×107

矿石中含量

72.4

0.87

29.1

1.02

4

120

0.4

手机电路板中含量

5

13

1

0.1

350

1380

210

说明:Fe、Cu、Al、Ni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Au、Ag、Pd的含量的单位为“g/t”.
ii.Ni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前;Pd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 NiCl2溶液为绿色.
Iii. 2Cu+O2+2H2SO4 2CuSO4+2H2O
(1)【实验方案】 第一步:选择值得回收的金属.
依据资料i中的数据,废旧手机中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有Au、Ag、Cu、Pd,原因是:①
它们的市场价格较高;②
第二步:设计实验分离、回收部分金属.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取一废旧手机电路板,用电吹风机靠近电路焊接点的焊锡吹热风,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将金属电路从塑料板中拽出

焊锡熔化

II

将金属电路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浸泡

III

取II中未溶解的金属电路,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仍有微量金属固体未溶解

IV

过滤III中烧杯中的物质,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滤纸上仍有微量金属固体

V

得到红色固体


(2)【问题讨论】 ①由步骤I中的现象,可推知的焊锡的物理性质是
②步骤II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③步骤II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④步骤V的操作是
(3)【反思交流】 为了确认步骤IV中滤纸上的金属成分,应进一步查阅的资料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风力发电 B. 石油分馏 C. 可燃冰燃烧 D. 海水晒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

A. 元素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分子数目 D. 各物质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食品变质 C. 木炭除臭 D. 裁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其原因是
(2)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可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