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化学催化方法,可以将水变成油 B.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

C.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D. 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半透膜,可以淡化海水

A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油组成元素不同,故利用化学催化方法,不可以将水变成油,故选项说法错误;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C、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新型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半透膜,可以淡化海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它属于

A. 非金属单质 B. 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A 【解析】 A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B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到河里 B. 提倡使用农家肥,禁止使用化肥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合格后再排出 D. 严禁在水源的上游附近建化工厂

B 【解析】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到河里,不会污染河水,做法合理,故选项正确;B、化肥不能禁用,只能合理利用,故做法不合理,故选项错误;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合格后再排出,不会污染水体,做法合理,故选项正确;D、严禁在水源的上游附近建化工厂,能够保护水源,做法合理,故选项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J.S.Rayleigh,?1842-1919)在测定氮气的密度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了氮气,结果却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不相等.

(1)一种方法是通过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余下氮气的方法制得氮气,然后测量它的密度为1.2572克/升.

(2)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氨氧化原理:把氨气通入装有黑色氧化铜固体的玻璃管中进行加热,测得生成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开始瑞利认为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引起了实验误差,但经过多次实验,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经过两年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他和英国化学家拉姆塞终于找到造成这一微小差异的答案.(1)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是由________(“必然”或“偶然”)因素造成的.两位科学家最后找到的答案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最能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具有________的精神.

A.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B.敢于牺牲,百折不挠

C.勇于探索,精益求精 D.教书育人,诲人不卷.

必然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其他气体,例如稀有气体等C 【解析】 (1)两种方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之间的微小差异是由必然因素造成的,原因是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其他气体,例如稀有气体等; (2)根据上述材料,最能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具有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 )

A. 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

B. 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C. 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

D. 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

AC 【解析】 A、我国在西汉时代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因此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故选项正确;B、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故选项正确;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故选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个推断正确的是( )

A. 酸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 碱溶液中因为含有氢氧根离子而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纯碱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D 【解析】 A、酸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例如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但不是酸而是盐,故A不正确;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故B是错误的;C、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根本不是燃烧,故C是错误的;D、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17届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控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质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试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m

0.04

(1)m=___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0.08g65% 【解析】 (1)根据黄铜中分三次加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知,第三次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少,则第一次和第二次盐酸完全反应,即第一次和第二次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均为0.08g; (2)10g黄铜样品粉末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8g+0.08g+0.04g=0.2g, 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则: 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17届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3C+2Fe2O34Fe+3CO2

B. 2H2O22H2O+O2↑

C. Al+CuSO4=AlSO4+Cu

D. 2NH3+2HCl=2NH4Cl

B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C+2Fe2O3 4Fe+3CO2↑,故选项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正确;C、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故选项错误;D、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3元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Na+BC分子种类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11”表示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