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分别将35g甲、乙各加入50g水中所得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图2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向B中溶液再加入6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先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变化的程度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是65g,分别将35g甲、乙各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2.5g,形成饱和溶液,所得两种溶液相等,故填:甲=乙;   
(2)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降温时有晶体析出,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降温时无晶体析出;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故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故填:甲,大于;   
(3)①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5g,故加入40g甲全部溶解,所得的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再加入60g甲,所得的溶液C是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固体;升高温度到t2℃,甲的溶解度是90g,故还有未溶解的固体,D是饱和溶液;降温到t1℃,得到的E仍然是t1℃饱和溶液,故填:CE;
②向B中溶液再加入6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先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可能是甲溶于水放出了热量,使固体先全部溶解,当温度恢复原温度,甲固体又析出一部分,故填:甲溶于水放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A中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2)B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1)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写出检验G中气体的方法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若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你认为猜想
 
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排除错误猜想后,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
①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存在不足,他的理由是
 

②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
 

(2)采用如图1所示的“淡化膜渗透法”淡化海水,淡化膜能使水分子通过,其他离子不能通过.这一淡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将一包含有氯化钠、氯化钙和泥沙的混合物,通过如图2操作可得到氯化钠.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①操作I的名称是
 
,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②若用溶液B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需再加入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是
 
 
)、称量、量取、
 
、装瓶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X+N2↑+3CO2↑,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是
 
,在此反应中可做复合肥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钛被称为铁和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钛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是航海、化工、医疗上不可缺少的材料.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

(1)FeTiO3(钛酸亚铁)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2)步骤①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氧化物-X为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3)步骤④中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说明Mg与Ti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Mg
 
Ti(填“<”、“>”或“=”).
(4)用上述冶炼方法得到的金属钛中会混有少量金属单质是
 
(填化学式),由金属钛的性质可知,除去这种杂质可以用以下试剂中的
 
(填序号).
A.HCl      B.NaOH     C.NaCl      D.H2SO4
(5)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的物质除Cl2、Mg之外,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将表面未处理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D、向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可以用于灭火,将甲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试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是一种红色固体氧化物,将甲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消失,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3)若甲含有4种元素且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向甲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乙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
 

(4)若一定量的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列情况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y轴含义
A生石灰固体质量
B铜锌合金粉末硫酸铜溶液溶液质量
C工业炼铁的尾气氢氧化钠溶液气体质量
D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红磷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假黄金(Cu、Zn合金)外观与黄金(Au)极其相似,试根据金属的性质写出鉴别时与三类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类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可用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I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