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迅速提高
B.工业上大量使用含硫燃料
C.工厂向周围环境排放各种废物、废液
D.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有害农药

分析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与酸雨的形成无关,故错误.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如煤、石油等,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故正确;
C、厂向周围环境排放各种废物、废液,易造成水污染,但与酸雨的形成无关,故错误;
D、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有害农药,易造成水污染,但与酸雨的形成无关,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能源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
A.地热供暖B.水力发电C.风力发电D.火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如图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
C.
 闻药品的气味
D.
  手持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个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B.一氧化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C.碳酸氢铵$\stackrel{加热}{→}$氨气+二氧化碳+水D.乙炔+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橡胶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胶皮管
C.玻璃管压进橡胶塞孔中D.玻璃管口沾水后旋进橡胶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氮气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作书画、粮食、蔬菜的保护气,或填充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加热5g氯酸钾和0.3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氯化钾3g,同时生成氧气的算式是(  )
A.5g+0.3g-3gB.5g+3gC.5g-3gD.5g-0.3g-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资料上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请推测其化学式:H2SO4.(在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即用此原理检验含硫火柴中的硫元素.)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甲同学:
[进行实验]甲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A、B两步实验:

[观察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不合理,因为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2)乙同学:
[进行实验]乙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观察现象]B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仍为紫红色,D中溶液变浑浊(请写出B、C、D中的现象).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 $\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NH4ClNaClNa2SO4H2O
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味气泡增多气泡增多气泡增多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对比.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①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②温度改变反应速率,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③高温度能使反应更复杂,因为升高温度使镁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在与盐反应生成氨气(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