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5中考说明题型示例)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图1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_____。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物理方法 | _____ | _____ | 假设三成立 |
化学方法 |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_____ | 假设三成立 |
(交流反思)
甲组在做实验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 ,C粒子的符号为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和 (填序号)。
③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①己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写化学式)。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用于洗涤剂的生产,E是单质,A、D常温下为气体,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一个E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转化为A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物质D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种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实际应用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石家庄桥西区初三模拟)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反应②是化合反应,反应④是分解反应。E、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C和J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则A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 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Na2CO3和________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过程或现象 | 结论 |
Ⅰ.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试管壁发热 | 样品中CaO、NaOH至少含一种 |
Ⅱ. 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A和固体B |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Ⅲ.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C和固体D | 溶液A中含有CO |
Ⅳ. 向溶液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C溶液显碱性 |
(思考分析)(1)有同学认为步骤Ⅱ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A中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能确定该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2:1
C.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该物质水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g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2)取2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计算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溶液所含粒子数目关系:Na+_____C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