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图探究.

探究一: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探究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及结论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N/
实验Ⅱ将实M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气体M是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探究二:白色不溶物N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与假设]
(1)N可能为Mg(OH)2
(2)N可能为MgCO3
(3)N可能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
①白色固体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固体N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则白色固体N一定含有碳酸镁.(填名称)
②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N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还含有氢氧化镁(填名称).

分析 实验Ⅱ: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可以说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出是氢气,再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写出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根据题中信息进行猜想解答;
实验Ⅲ:①加入一种试剂产生气泡可知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是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镁;
②根据B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镁的质量,剩余的就是氢氧化镁的质量;

解答 解:实验Ⅱ: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可以说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如果测定是一氧化碳时,燃烧后需要用到澄清石灰水,所以该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猜想与假设](1)N可能为Mg(OH)2
(2)N可能为MgCO3
(3)N可能是
实验Ⅲ:①加入一种试剂产生气泡可知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镁;
②B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设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镁的质量为X则: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X                     8.8g
$\frac{84}{X}=\frac{44}{8.8g}$
X=16.8g,所以含有氢氧化镁质量为:22.6g-16.8g=5.8g;
答案:
实验Ⅱ:
H2  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探究二:②Mg(OH)2 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①稀盐酸; 碳酸镁; ②氢氧化镁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全面,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测定物质的种类,关键在于知道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言填空.
(1)两个碳原子2C;
(2)铝离子Al3+
(3)-1价的氯元素$\stackrel{-1}{Cl}$;
(4)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
(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stackrel{+4}{S}\stackrel{-2}{{O}_{2}}$、$\stackrel{+2}{N}\stackrel{-2}{{O}_{\;}}$.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B.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
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
D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Mg(OH)2被添加于塑料、橡胶等易燃物中.在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面起到阻燃作用,同时生成的氧化镁化学性质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
(1)写出Mg(OH)2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2)实验室模拟制取Mg(OH)2的一个实验是: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氧化镁中加入氨水,生成Mg(OH)2沉淀,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某研究小组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结晶温度/℃结晶时间/min转化率%
a203053.15
b403084.12
c404563.00
d606062.20
①该小组研究的结晶条件是温度和时间.
②实验b和c(填序号)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晶温度相同时,结晶时间越短,
Mg(OH)2转化率越高.
③实验a和b的目的是比较结晶温度不同,结晶时间相同时,Mg(OH)2的转化率.
④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40℃和3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甲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Ⅱ.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用沉淀法测定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溶液发生反应:同学们按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2)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NaOH完全反应;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物已洗净,反之则没有洗净.
步骤④中判断沉淀物是否洗净的具体操 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物已洗净,反之则没有洗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4)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氮气   D、食盐
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
(1)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的是B;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D;
(3)溶于水时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A;
(4)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甲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B.(填“<”或“>”).
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B.(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如图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NaHCO3产率/%
a306086.8
b30120X
c356089.4
d3512092.5
e406085.3
f4012085.6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C.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NaHCO3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在40℃时NH4HCO3受热容易分解,导致反应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