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混入CO2中的O2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B 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C 除去CuO粉末中含有的MnO2 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和炽热的木炭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而铜不和硝酸锌溶液反应进行解答;
C、根据MnO2和CuO都会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起催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反应生成氯化钙进行解答.
解答: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和炽热的木炭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不能用炽热的木炭层除去混入CO2中的O2,故A错误;
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而铜不和硝酸锌溶液反应,所以可用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的方法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故B正确;
C、MnO2和CuO都会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起催化作用,所以不能通过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确除去CuO粉末中含有的MnO2,故C错误;
D、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不能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的方法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
B、
米勒实验
C、
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
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区分食盐水和CaCl2溶液取样,加肥皂水,振荡
B制CuSO4溶液铜粉和稀硫酸反应
C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D除去Fe粉中的少量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NaCl中的NaOH 鉴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三种溶液 检验CO中是否有少量CO2 分离铜粉和碳粉
方案1 滴加适量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点燃 滴加稀硫酸
方案2 滴加适量稀盐酸 滴加碳酸钠溶液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氧气中加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A、区分CO和CO2.方案1:燃烧的木条;方案2:澄清石灰水B、证明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方案1:加入NaOH溶液;方案2:加入盐酸C、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碳酸钙.方案1:加水、过滤;方案2:加入盐酸D、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方案1:加入盐酸;方案2:通入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B、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探究气体的气味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用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D、用碎鸡蛋壳和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