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部合理的是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那么溶于水,分离固体和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正确;B、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将一氧化碳除去,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据图回答:

(1)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能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I得到的沉淀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Ⅱ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1.7g氯化钠和15.8g碳酸氢铵,充分反应后,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1)若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在锥形瓶中盛放______(填名称),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图2装置有多种用途

(3)收集气体: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从a端进入,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

(4)干燥气体: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则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填“浓硫酸”或“NaOH溶液”)。

(5)贮存气体:用水将瓶中贮存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填“a”或“b”)端进入。

【实验三】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6)上图甲中比较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不同现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

(7)上图乙中①②③对比可以探究铁的锈蚀与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D. 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结晶。

(3)t1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____(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题下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a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则收集装置为__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3)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

(4)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气体;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写出该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在容器中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卡通人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泡。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可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完全反应后,金属乙有余,且表面已无气泡,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种;

(3)若酸足量,图2中a、b分别表示其中两种金属的反应情况,则a、b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a为Mg b为Al B.a为Zn b为Fe

C.a为Mg b为Fe D.a为Zn b为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20℃,氧化钠溶解度为36g,则20时饱和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溶液中能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氨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通常检验氨气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产品纯碱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取样(样品中除纯碱外还含有碳酸氢钠和少量不溶性杂质)设计如下实验过程:

请回答:

.操作①是溶解,操作②为__________________

.原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测定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D中含有Na2CO3 B.溶液D中含有NaCl

C.操作③中固体没有洗涤干净 D.操作④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

(1)t3℃时,N点的丙溶液为__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

(3)t3℃时,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3℃时,M点对应的溶解度为50g,此点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