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Ⅰ.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 AC连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4D装置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Ⅱ.牙膏摩擦剂一般含有CaCO3SiO2AlOH3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适量某品牌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CaCO3SiO2 猜想2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 猜想4CaCO3SiO2AlOH3

(查阅资料)(1SiO2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能与碱反应。

2AlOH3不仅能与稀盐酸反应,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水。

3)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CaCO3

CaOH2

CaCl2

AlOH3

NaAlO2

AlCl3

溶解性

不溶

微溶

不溶

(实验验证)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

产生,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则摩擦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取步骤①所得的滤液,逐渐滴入足量的_______,充分反应。

先有较多沉淀生成,后又逐渐减少,但不完全消失

则摩擦剂中还含有_______

,沉淀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_______成立。

(实验反思)步骤②中沉淀不完全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集气瓶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气体不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供热和隔绝空气 SiO2AlOH3 SiO2AlOH3 稀盐酸 CaCO3SiO2 CO2+CaOH2= CaCO3↓ + H2O 氢氧化钠溶液 AlOH3 AlOH3+NaOH= NaAlO2+2H2O 4 NaOH与滤液中的CaCl2混合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OH2,溶液中有CaOH2固体析出。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用 AC连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C装置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D装置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热水的作用是供热和隔绝空气。

[提出猜想] 猜想1CaCO3SiO2 猜想2SiO2AlOH3

猜想3SiO2AlOH3 猜想4CaCO3SiO2AlOH3

[查阅资料]

[实验验证]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

产生,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则摩擦剂中一定含有,CaCO3SiO2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 + H2O

取步骤①所得的滤液,逐渐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充分反应。

先有较多沉淀生成,后又逐渐减少,但不完全消失

则摩擦剂中还含有

AlOH3 沉淀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NaOH= NaAlO2+2H2O

[实验结论]

经过实验验证,猜想4成立。

[实验反思]

步骤②中沉淀不完全消失的原因是AlOH3+NaOH= NaAlO2+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一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的现象是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 的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0g

B. t2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t2时,A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D. 从含少量 A B 溶液中得到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碳酸钠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碳酸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属于_____(填物质具体分类)

2)碳酸钠的俗名是_____,反应碳酸钠与酸反应的现象是都产生_____

3)反应中的碱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技能考查中出现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B. 测溶液的pH

C. 点燃酒精灯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 t2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 g

D. 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