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图操作流程:请回答:

1)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___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_、过滤.

3)探究变质NaOH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甲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放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乙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g

(解决问题)

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Ca40 C12O16H1Na23

4)(交流与反思)

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________

【答案】Na2CO3+CaOH2=CaCO3↓+2NaOH 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 CaOH2 NaOH 降温结晶 64.6% 因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解析】

变质的氢氧化钠常会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钠,为把碳酸钠清除的更干净一些常会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
2)由于溶液中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所以滤液中会含有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因为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异很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CaOH2NaOH;降温结晶;
[解决问题]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解得x=10.6g
所以: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交流与反思]
因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所以以上数据不能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以答案为: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个铁离子:3Fe2+B. 1个氧分子:O2

C.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D.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3)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

以下是同学对铁锈的成分、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及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研究.

(二)用上述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

资料:①FeSO4遇到氧气氧化,会转化为Fe2(SO4)3

Fe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3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3

33.0

30.5

27.0

(制备流程)

1)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Fe2(SO4)3=3FeSO4_____.充分反应后要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

2)流程中产生草酸亚铁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制备过程中,溶液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

(三)探究FeC2O4·nH2O热分解的产物及n的值

(实验装置)

资料:FeC2O4·nH2O为淡黄色粉末;FeOFe3O4都是黑色固体,其中FeO易被氧气氧化.

FeC2O4·nH2O加热至300℃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受热分解产生黑色固体、CO2CO

(实验分析)

1)若通过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生CO,则需在BC装置之间增加盛有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2)先鼓入氮气,再加热分解装置的原因是_____

3)指出上述实验装置不足之处_____

4)取3.60gFeC2O4·nH2O,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得热分解装置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FeC2O4·nH2On的值为_____

②反应后,热分解装置中残留的黑色物质为_____(填化学式).

③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

④若将图中1.44g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固体增加0.16g,此固体(铁的氧化物)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结构

从微观角度上看,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原子分子离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认识物质的用途

在偏远的山区,地下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人们常用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在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使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该同学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 g 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物质量为49.4g

求:(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 X 气体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 X 气体,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 玻璃管内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色,B 干燥管中无明显现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X 气体为_____;写出 A 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则 B 干燥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你选择的实验装置(填编号)与理由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X 气体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 A 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则残留固体可能的组成有_____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写字母,下同),制取 氢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 个铜原子_____

②5 个氢氧根离子_____

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_____

一种通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