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钾
②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
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 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溶于酸得碳酸钡沉淀,硫酸钠、硫酸钾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得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溶于酸得碳酸钡沉淀,硫酸钠、硫酸钾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得硫酸钡沉淀,所以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故正确;
②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故错误;
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故正确;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钾、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钾6种情况,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B(“A”、“B”或“C”)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I、Ⅲ.
Ⅰ.溶液变为饱和Ⅱ.溶解度增加    
Ⅲ.溶质减少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t2℃将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3.1%(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柴草B.C.氢气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锇的原子序数是76B.锇的元素符号是Os
C.锇属于非金属元素D.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8gS0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S04溶液lOOOg,求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提示:2NaOH+SO3═Na2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大(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氧化汞$\stackrel{加热}{→}$汞+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的自我表白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我是常见金属中最活泼的
B.
我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
我是常见气体中密度最小的
D.
剧毒的我,小心呼吸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设计实验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研磨成粉末,并按照每份3.6g将产品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所需仪器略去)
  第一组 第二组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溶质种类 食盐 食盐 食盐 硝酸钾 食盐
 溶质状态 粉末 粉末 块状 粉末 粉末
 溶质质量 3.6g 3.6g 3.6g 3.6g 3.6g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b 水 水
 溶剂质量 10g a 10g 10g 10g
 溶解情况 固体全溶 固体不溶 固体全溶 固体部分溶 固体全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a为10g,b为水.
(2)根基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4种,根据常识可知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的状态.
(3)多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实验或硝酸钾而不使用块状物的优点是粉末状比块状的溶解速度快,节约实验时间.
(4)有人认为将第一组与第五组实验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请简述理由:只有温度不同,其余要素一致,而结果也一致,所以无法下结论.
(5)由上述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填“>”“<”或“=”)硝酸钾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