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烧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
A.MgCl2
B.CuSO4
C.KNO3
D.FeCl3
【答案】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解答:解:A、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B正确;
C、硝酸钾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生成沉淀,故C错误;
D、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不溶性碱的颜色,要识记常见的不溶性碱和盐的颜色,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淮安)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稀盐酸(合理均可)
稀盐酸(合理均可)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甲的设计方案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纯碱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故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钠
甲的设计方案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纯碱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故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南岗区一模)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区分
物质
过氧化氢和水 稀硫酸和稀盐酸 碳酸氢铵和硝酸铵 棉花纤维
和涤纶纤维
第一
方案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气泡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看颜色变化 取固体试样放在石棉网上中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
方案
取样于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口,看是否能复燃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灼烧后看灰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香坊区二模)区分实验室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木炭粉和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分别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
B 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稀盐酸 分别加入锌粉
C 碳酸钡和硫酸钡 加水 加入稀硝酸
D 腈纶线和羊毛线 用手触摸 点燃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平谷区一模)下列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