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Fe, 一定不含Fe2O3.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①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该溶液变浑浊.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
分析 [实验探究]
本题探究了防腐剂的成分,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不一定不含Fe2O3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
(1)由乙同学的设计方案可知:磁铁吸引了铁粉,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滤液A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
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实验拓展]根据加快铁生锈的方法分析
解答 解:南南同学的方案: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研碎的目的是 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由北北同学的设计方案可知:磁铁吸引了铁粉,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因为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氧化钙;
(3)滤液A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对滤渣B的探究:①根据实验结论,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铁,因此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看到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拓展]铁在盐的环境中生锈速度加快,因此为增强双吸剂的吸收效果,常在双吸剂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Cl的作用可能是 加快双吸剂中铁粉吸收O2的速率(或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故答案为:南南同学的方案:稀盐酸 Fe
北北同学:(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CaO;(3)Na2CO3+Ca(OH)2=CaCO3↓+2NaOH
对滤渣B的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澄清石灰水. | 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
点评 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称量项目 | 称量时间 | 质量(g) |
试样 | 100.00 | |
装置+稀硫酸质量 | 241.20 |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15秒 | 339.20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35秒 | 339.00 |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 | 反应开始后55秒 | 33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 B. | 牛奶变酸 铁生锈 | ||
C. | 水的电解 纸张燃烧 | D. | 酒精挥发 工业上制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
B. | 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 |
C. |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
D. |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