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实验桌上现有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进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小红
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小亮的猜想正确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一部分消失,并生成气泡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HCl和NaCl.

分析 根据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没有氯化铜,溶液呈碱性;
说明杂质中含有碱性物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不能判定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只能确定含有其中的一种或都含有;硫酸钠溶液为中性,(不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也不能判断是否含有;

解答 解: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没有氯化铜,溶液呈碱性;
说明杂质中含有碱性物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不能判定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只能确定含有其中的一种或都含有;硫酸钠溶液为中性,(不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也不能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红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而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一部分消失,并生成气泡:再次说明,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或硫酸钡;因为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钡不与盐酸反应.
酚酞遇碱变红色,以及所加氯化钡是过量的,由于A溶液中有硫酸钠或者还有剩余的碳酸钠,由于最后实验加入了过量的盐酸,所以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HCl和  NaCl;
答案: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小红:
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小亮的猜想正确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沉淀一部分消失,并生成气泡
HCl和NaCl;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D(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过度使用洗涤剂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pH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某水样的pH=8.3,该水样呈碱性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4)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硫酸化工厂附近居民反映:近来空气中有异味,庄稼枯黄,某学习小组对该厂附近的雨水进行检测,测得pH约为5.1,说明该区域的雨水呈酸性(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
经环保部门排查,发现该厂排放的尾气中SO2含量超标.针对该情况,环保部门要求该厂进行整改,并给出了指导性意见: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吸收含SO2的尾气.其中第一步的反应原理与CO2和氢氧化钙反应相似,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SO2═CaSO3↓+H2O.
该学习小组上网查询得知:SO2是形成酸雨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了解到酸雨的形成及雾霾天气的产生也与NO有关.于是,该学习小组开展了对NO有关性质的探究.
[提出问题]NO是如何转变为酸性物质的呢?
[查阅资料]
(1)通常状态下,NO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有毒气体,NO2是红棕色有毒气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这两种气体.
(2)NO可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又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实验探究]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用装置I制取NO,反应原理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操作步骤:关闭K2,打开K1;从U形管左端管口注入稀硝酸,当液面接近U形管右侧橡皮塞下沿时,迅速关闭K1.一段时间后,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至铜丝以下,导致反应停止.其原因是用稀硝酸溶液排除U形管内的空气,铜丝与硝酸反应后,生成的NO难溶于硝酸溶液,导致U形管的压强增大,硝酸溶液被压到U形管右侧,当硝酸和铜丝脱离接触,反应自动停止..
(2)打开K2,当无底试管内的气体颜色不再变化后,关闭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关闭K3,观察到无底试管内气体颜色的变化为无色变为红色.向无底试管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高温\;}}{\;}$2H2O+O2↑.
(3)通过定量分析得知,当N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时,它们能被水完全吸收生成HNO3.其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水质检验的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饮用该水前的处理方法是加热煮沸.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
(3)长期烧水的壶会有水垢,其成分为CaCO3和Mg(OH)2,实验室从该水垢中提取氯化钙晶体的主要流程如图:

(ⅰ)试剂A是一种酸,其化学式为HCl.
(ⅱ)弦溶液B中加入Ca(OH)2溶液除去的主要离子是镁离子,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MgCl2═CaCl2+Mg(OH)2↓,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ⅲ)向滤液C中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钙,操作Ⅱ的名称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NaCl KNO3 MgCl2B.NaOH Na2CO3 NaCl H2SO4
C.NaCl Na2SO4 AgNO3 HNO3D.FeSO4 NaNO3 KCl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制取二氧化碳,除了用到②和⑧号仪器外,还需选择的仪器是⑦(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补充一种药品过氧化氢(或锌粒)(填药品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O2(或H2)(填气体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燃料及其利用的相关知识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B.将煤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都属于缓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稀硫酸    ③PH试纸    ④硝酸钾    ⑤氯化钠
(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③;
(2)具有吸附性的是①;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⑤;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②;
(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H2(或氢气),试管 a和试管b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8:1.

(2)2013年5月31日,黑龙江中储粮林甸冷库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净化水时,为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过滤的方法,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按图2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