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燃烧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一般在常温下,利用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镁带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
 
2MgO.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
 
CO2+2H2O.
(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1)2Mg+O2
 点燃 
.
 
2MgO;(2)CH4+2O2
 点燃 
.
 
CO2+2H2O;(3)2Na2O2+2CO2═2Na2CO3+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可燃性
C、挥发性D、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KMnO4
B、五氧化二磷(P2O5
C、水(H2O)
D、氧化镁(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属性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能燃烧
B、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C、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D、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下列做法或想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比较少
B、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
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D、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末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食品密封包装时填充氮气可以防腐,为什么?
(2)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3)金秋时节,人们站在桂花树旁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科学探究寻找新的催化剂,其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氧化铁(Fe2O3)能否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与二氧化锰比哪个更好?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分别量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讲实验1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3、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其中,实验1能说明
 

(3)小明同学认为实验1、2就能证明氧化铁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若实验3观察到
 
(填现象),由此可以得到氧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更好的结论.
【实验反思与评价】:
(1)小红同学经过思考认为该实验还不能说明氧化铁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她认为还必须设法证明
 

(2)在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g
(3)查阅资料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D、可以寻找高效催化剂使石灰石变成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各种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1中的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6)利用以上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2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