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解析:甲同学实验结果比实际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药品量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偏高,可能是广口瓶内部分空气受热散失造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
1
5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
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查阅资料】
①某些酸具有挥发性.
②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是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如盐酸)变红、酚酞试液遇碱(如浓氨水)也变红.
③酸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一般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被吸入B中
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被吸入B中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
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
含有酚酞的碱性溶液
,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
A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进入B中,与B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A中挥发出来的酸性物质进入B中,与B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填写下列空白.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燃烧时的现象是
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
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

(2)实验结束后此同学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装置不严密
装置不严密

红磷的量不足
红磷的量不足

(3)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的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北京二模)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A中盛放浓氢氧化钠溶液,B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C中盛放滴有红墨水的盐酸溶液(红墨水不参加反应).首先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氢氧化钠注入B中,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OH=Na2CO3+H2O
CO2+NaOH=Na2CO3+H2O
.之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的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B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C中红色液体倒流入B中,B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增多,压强变大,B中红色液体又被压入C中
B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C中红色液体倒流入B中,B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增多,压强变大,B中红色液体又被压入C中

(2)A中盛放足量的
浓硫酸
浓硫酸
,B中盛放蒸馏水,C中盛放某红色溶液.将A中物质滴入B中充分接触后,打开止水夹,可看到B中液体进入C中,C中红色溶液变成无色.C中盛放的可能是
滴有酚酞溶液的碱性溶液
滴有酚酞溶液的碱性溶液
,一段时间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C中液体回流到B中
C中液体回流到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