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I.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应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
A 铁锤 B 铁锅 C 菜刀
(2)“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
II.铁的冶炼
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
Ⅲ.铁的活动性探究
现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①只有Fe(NO3)2
②有Fe(NO3)2、AgNO3
③有Fe(NO3)2、Cu(NO3)2
④有Fe(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完成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符合猜想_____(填序号),固体B中有_____种金属。 |
Ⅳ.生铁中铁含量的测定
某课外兴趣小组测定生铁(含杂质的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取6份样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取样品质量(g)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30.0 |
取稀硫酸质量(g) | 50.0 | 100.0 | 200.0 | 250.0 | 300.0 | |
产生气体质量(g) | 0.2 | 0.4 | 0.6 | 0.8 | 1.0 | 1.05 |
(1)第5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配制上述浓度的稀硫酸100克,则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克。
(4)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B 水蒸气和氧气 提供热量 ② ① 3 FeSO4 19.6% 20g 98%
【解析】
I.(1)分析所给三种金属制品可以知道,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2)铁吸收水与氧气后会变成铁锈,所以“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
II.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炼铁时要用到焦炭,它有两个作用,炼铁时需要高温,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可供给炼铁使用;炼铁时还需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与过量焦炭反应可以生成一氧化碳;
Ⅲ.[交流讨论] 不合理的猜想是:②,其理由是:铁优先和银离子反应,然后才和铜离子反应,当硝酸银有剩余时,硝酸铜不参加反应,所以应该有硝酸铜;
[实验探究]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含有铁,所以铜和银全部转化为单质,所以溶液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符合猜想①,只有硝酸亚铁,固体B中的金属成分有铁、铜、银3种;
Ⅳ.(1)根据前四次分析可知,每50.0g稀硫酸对应0.2g氢气,第5次实验结束后,由于样品中还有铁,所以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FeSO4;
(2)根据分析可知第1次实验硫酸完全反应,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
x= 19.6%;
(3)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20g;
(4)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1.05g,设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y,
,
y=98%。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烟头掉落、炉火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下保险销,用于握紧压把,通过连杆把高压气体容器打开。“压把”属于_____杠杆。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来,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这是由于_____。
(3)某种于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
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
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 1 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若容器无盖,可燃性粉尘也会爆炸
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根据图 2 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D.根据图 3 可知,降低可燃物粉尘的浓度可防止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100g 水)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碳酸钠 | 7 | 12.5 | 22 | 40 | 48.8 |
(1)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100g 水,该温度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碳酸钠的方法是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白色固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A 是(选填“氯化钠”或“碳酸钠”),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Ⅱ.化学方法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药品: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
(5)资料显示,碳酸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导率(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越大。用数字化仪器测得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固体后电导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关于 a、b、c 三点所处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a=b=c
B 溶剂质量:a<b=c
C 溶质质量分数:a<b=c
D a、b 是不饱和溶液,c 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A.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丝中加入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天然水的循环是重要的水体自净方式,其能量来自________,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过滤 B 蒸馏 C 吸附 D 静置沉淀
(3)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 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C 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4)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小容器中的淡水可能是硬水,其软硬可使用肥皂水检测
B 大容器中海水变成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质量和种类不发生变化,分子间隔变大
C 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 这种海水淡化方式与煮沸降低水的硬度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李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和玻璃棒,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2)指出图②中的错误操作: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所需水的质量是__g,配制时应选择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
(5)反思:若称取的氢氧化钠中含有水,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