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盐酸中加入铁锈后,溶液呈黄色

C. 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不褪色

D. 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的气体无色无味

B 【解析】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错误;B. 盐酸中加入铁锈后,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正确;C. 二氧化硫有还原性,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错误。D. 氯化铵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氨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2018届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涛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由此判断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2)小思认为小涛的结论不科学,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于是,她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3)为进一步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小琛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适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

量的________溶液,过滤

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向滤液中滴加适量________溶液

溶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解析】(2)小思认为小涛的结论不科学,她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于是,她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一步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己变质; (3)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关键是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首先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B. 金属镁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活泼金属钾、钙、镁等着火后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D 【解析】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正确;B、金属镁的活动性比氢强,故金属镁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正确;C、反应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一换一”的形式,故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金属镁着火后不可用二氧化碳灭火,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t2℃ a物质的溶解度是90g,表示t2℃时,在_______g水中溶解90g a物质达到饱和。t2℃时向50g水中加入60g的a 物质,形成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⑵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方法的物质是______(填“a”或“b”)。

⑶t1℃时100g 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 或“<”)200g 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⑷将t2℃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a溶液析出晶体 B.b溶液析出晶体 C.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变成不饱和溶液。

100 饱和 a = AC 【解析】⑴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90g,表示t2℃时,在100g水中溶解90g a物质达到饱和。t2℃时向50g水中加入60g的a 物质,能溶解45g,剩余固体15g,形成饱和溶液;⑵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方法的物质是a;⑶,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100g a的饱和溶液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对比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对比二氧化碳含量 B. 对比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C. 铁生锈需要氧气 D. 证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解析】控制变量原则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既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又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A、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正确;B、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快,冷水中品红扩散的慢,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正确;C、铁在有水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不生锈,在有氧气和水的环境中生锈,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 菜刀洗净晾干 B. 铁制防盗门喷油漆

C. 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D. 门把手镀保护金属

C 【解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 菜刀洗净晾干,可以保持干燥,有利于防锈,正确; B. 铁制防盗门喷油漆,可以隔绝氧气而防锈,正确;C. 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易导致金属与氧气、水接触更充分,而更易锈蚀,错误; D. 门把手镀保护金属,可以隔绝氧气而防锈,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招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裝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装置中发生反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A与C相连后C中的现象为_____。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

(3)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硫酸铜溶液和铁粉,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

(资料)S0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03。

(方案)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是S02,则只需将装置A、C相连,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即可。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丙同学在乙同学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观察到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

(结论)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放出的气体为H2。

(4)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向50g氧化铜粉末中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求已反应掉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g; 质量守恒定律;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SO2+Ca(OH)2=CaSO3↓+H2O; 铜网表面的黑色物质变红; 已反应掉的氧化铜的质量为40g。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装置中发生反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A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招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 解,过滤

B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氯化钡、碳酸钾、稀盐酸三种溶液

将组内物质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解,无法通过溶解、过滤除去,故A错误; B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错误; C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二)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构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A 【解析】A.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正确;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