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错误的是(  )
选项需要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
A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①加入硫酸铜溶液 ②加肥皂水
B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①取少量液体喷在油污上②取样,加入小苏打
C锦纶线和羊毛线①灼烧,闻气味 ②用手拉,比较弹性
D氯铵和硫铵①加硝酸银溶液 ②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分析 A、根据硫酸铜会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厕所清洁剂显酸性,会与小苏打反应,炉具清洁剂显碱性会乳化油污进行分析;
C、根据羊毛线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氯铵和硫铵都会与碱石灰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滴入肥皂水,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取样品,喷在油污上,油污出现乳化的是厨房清洁剂,没有明显现象的是厕所清洁剂,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滴入小苏打,有气泡产生的是厕所清洁剂,没有明显现象的是厨房清洁剂,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线,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锦纶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比较弹性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硝酸银,都会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制成冰雕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①氦气He;②Na+钠离子;③硫酸根离子SO42-;④氧化铝Al2O3;⑤2个亚铁离子2Fe2+;⑥氮分子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再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1)图1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甲,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等于”).
(2)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M(填M,N).
(3)将图2所得两溶液分别降温至30℃,会出现的现象是D.
A.甲中析出晶体,乙中无晶体析出       B.乙中析出晶体,甲中无晶体析出
C.甲中可能析出晶体,乙中无晶体析出       D.甲、乙中都没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30℃时,A的溶解度大于B
B.30℃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使A从溶液中结晶,常用蒸发溶剂法
D.40℃时150g饱和B溶液降温至10℃,析出40g的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丝球刷碗B.酵母粉发酵C.鲜牛奶变质D.洁厕精除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图1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

【观察与分析Ⅰ】 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有(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 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图2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和氨气.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填化学式).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D中.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DCE,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
若上述(4)装置D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9.24g.上述(6)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17g,则该该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3360:79.(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所示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铁生锈条件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燃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K1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经排尽.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丁装置中溶液丙装置中溶液
pH6.50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
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偏小.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排水法(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15.7%.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能(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
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升温或加酸或事先制成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等.(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