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选用A、D装置制取O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填写现象)时,说明气体集满,接下来应先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若发现D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选填序号,下同).NH3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可用____收集.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
(5)在用KClO3加热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铁架台 水槽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答案合理给分) A E C CaCO3+HCl 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答案合理给分) 没有加催化剂(如二氧化锰)
【解析】
(1)仪器①是铁架台,②是水槽;故填:铁架台;水槽;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满;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若发现D中的水变红,可能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造成水槽中的水变红;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NH3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收集装置选E;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收集装置选C;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CaCO3+HCl 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在装置F中,固体药品物放在多孔隔板上,稀盐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关闭开关时,U型管右端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U型管右端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5)在用KClO3加热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反应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催化剂(如二氧化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髙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铜、铝、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请举出你生活中低碳的方式_______(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请推断:
(1)若A是化合物,B是氧化物,C是单质。则B可能是_______,C可能是_______。
(2)写出A转化为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写出B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4)写出C转化为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g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氯酸钾与1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Ⅰ反应中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的质量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 |
Ⅰ | 50g | 1% | 0.1g | 9mL |
Ⅱ | 5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如下: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B.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我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该实验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 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大家一致选择了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该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的水到吸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最终约至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 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 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 压强,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B. 由图 3 不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和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 P=0.79P0,P′=P0 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固体,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