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B.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C. 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
D. 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
B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错误;C、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所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C正确;D、盛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瓶盖,正放在桌面上,故D正确。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 B. 冰雪融化 C. 钢铁生锈 D. 烧制陶瓷
B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6.1 物质的溶解过程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C.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D. 自来水生产中通入Cl2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C 【解析】 试题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是正确的叙述;B.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是正确的叙述;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 D.自来水生产中通入Cl2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东方之星”号客轮于2015年6月1日发生翻沉事故.6月3日为了方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救,在舱底用氧炔焰对空气舱位置进行切割.
(1)氧炔焰是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火焰.乙炔气体属于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切割的舱底属于________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由于沉船燃料没有抽掉,切割可能导致起火,现场准备了灭火设施,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
(4)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 ________ .
A.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能与水反应 C.密度比空气大 D.不能供给呼吸
有机物金属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AC 【解析】 (1)乙炔(C2H2)中含有碳元素,乙炔气体属于有机物; (2)切割的舱底属于金属材料; (3)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物质燃烧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4)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2011年11月至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召开,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低碳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
B.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低碳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进行考虑。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会减少森林面积,减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增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题文)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⑤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⑤ D. ③④⑤
A 【解析】 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故选项类推结论正确;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类推结论错误;③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三________事实说明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红磷要足量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解析】 (1)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红磷要足量,装置不漏气,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要想燃烧温度需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3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电解水 B. 蜡烛的燃烧 C. 红磷燃烧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解析】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红磷燃烧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物是两种,生成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同时还有水生成,生成物为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10 B. 是一种阳离子
C. 属于金属元素 D. 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D 【解析】 粒子的结构示意中,圆圈内的数字是核电荷数,也是质子数,此选项错误;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此选项错误;C、核内质子数为8的粒子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果是相对稳定结构,此选项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