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BE是无色气体,F是红色固体,A在工业上可用来制造玻璃。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_E______

2)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O2 H2SO4 Na2CO3+CaOH2=CaCO3↓+2NaOH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根据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BE是无色气体,F是红色固体,A在工业上可用来制造玻璃,所以A是碳酸钠,B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二氧化碳,A转化成的C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钠,D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盐酸,E会转化成盐酸,会与红色固体反应,所以F是氧化铁,E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由推导可知,BCO2EH2SO4

2A→C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DF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1CO2H2SO4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假期,小红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的调查和教材上所学的知识,作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食用小苏打

猜想二:可能是食用纯碱

(实验探究)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纯碱(碳酸钠)都是白色固体,同学们为了探究两种物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Ⅰ:按图甲所示测出溶液的酸碱度,溶解后再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同学发现通过实验Ⅰ不容易将两种物质区分开,又进行了实验Ⅱ。

实验Ⅱ:取实验Ⅰ后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很快产生气泡,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而碳酸钠溶液中刚开始竟然没有现象,同学们感到很困惑。

(查阅资料)当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里时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第二步:

为验证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1: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步骤2:换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1中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说明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3)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不同,生成物则可能不同

(实验探究)有些细心的同学又发现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略快些,为了证实这个问题,小组同学取等质量的两种白色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盐酸反应,如图所示,通过比较_______达到了实验目的。

(拓展应用)请再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__________作用。

(提出问题) 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2猜想二:CO2。猜想三: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___

(讨论与结论)

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B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由此可推知物质B的分子式为_____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有____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

(1)仪器D 的名称是____

(2)下列实验中的_____(填编号)不需要使用仪器E

①把胆矾研碎;②木炭还原氧化铜

③把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④用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3)利用上图中的仪器_________(填编号)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得到精盐并计算产率;

(4)为准备进行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室需配制 100g2%的稀盐酸(密度近似看作1.00g/cm3)。经计算,完成该实验需要25%的浓盐酸(密度为 1.13g/cm3)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除了使用上图仪器_______(填编号)外,还需补充仪器_______(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C.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

D.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甲

B.P点表示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当丙的饱和溶液从降到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a中含有少量的b提纯a可以用降温结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实验一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

现象:晶体为蓝色。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现象:__________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

原因是__________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实验二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结论)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于制造化肥、制冷剂,亦可用于炸药、染料、塑料和一些药物的生产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氨气的合成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工业上合成氨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可再分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实验室里,我们可选用下图中所提供的实验装置制取氨气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3)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加热来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选用的装置代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天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设计定量研究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I.

II.

III.干燥剂种类:氯化钙、浓硫酸、氢氧化钠、碱石灰、无水硫酸铜等

(方案设计)天天小组同学将产生氨气装置依据设计流程连接成实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观察)

5)可作AU形管内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B装置直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常把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转化为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那么B装置中玻璃管内发生后的还原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分析)待充分反应后,测得ABCD四个装置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A

B

C

D

记录数据

增加0.1g

减少4.8g

增加6.0g

增加2.8g

8)可选择与计算需要数据相应的装置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计算:氮元素质量______________,氢元素质量__________________.列比例式计算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