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 6个质子和8个电子
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 6个质子和8个中子
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C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 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取用固体粉末
D 【解析】 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错误;B、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靠量筒口倾倒,错误;C、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错误;D、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期末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成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冻三尺 B. 木已成舟 C. 钻木取火 D. 凿壁偷光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冰冻三尺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 B、木已成舟是将木头变成船,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钻木取火要发生燃烧,故是化学变化; D、凿壁偷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 B.中子数不同 |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D.电子数不同 |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了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4)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1)12.01 S (2)A (3)118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得到 AlCl3 【解析】 试题(1)根据周期表中的数据,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16号元素为硫元素,元素符号:S (2) 元素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故选A (3)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液体氢气与气态氢气都具有可燃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氢原子、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A 【解析】 试题A、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减小,体积减小因此密度增大,不是分子体积减小,解释错误; B、由分子不断运动产生的分子扩散现象,解释正确; C、都由氢分子构成,分子种类一样化学性质一样,解释正确; D、化学反应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释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解析】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 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写编号)。若选择 F 装置收集 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 (填“a”或“b”)口进入。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
(3)图 C 为实验室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为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 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 g。
实验二: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嘉宝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 CaCO3 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约为 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 14-17%。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90%~93%。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略)
方案一:称取 12.0 g 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为 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 12 g 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 HCl 反 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4)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
(数据处理)
(5)方案一:产生的 CO2 质量_____g,蛋壳中的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方案二:根据方案二的实验内容,请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该方案的数据处理方法:_____。
(评价反思)
(7)方案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
(8)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
长颈漏斗Ab可以控制反应的反生和停止2H2O22H2O+O2↑形成液封50g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大4.84g91.7%可以在装置A前加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B灼烧时碳酸钙以外的物质反应也能够产生气体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中,体现稀有气体物理性质的是( )
A. 焊接金属 B. 霓虹灯
C. 医疗急救 D. 灭火
B 【解析】 A、切割金属是利用氧气和乙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还有一种焊接金属是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B、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是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可选;C、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急救病人。用于医疗急救的是氧气而不是稀有气体,故不可选;D、能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利用它的不燃烧,也不助燃的作用,不是稀有气体的用途,故不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