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Ca(HCO32$\frac{\underline{\;\;△\;\;}}{\;}$ 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中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情况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 解:A、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能达到碳酸氢钙的分解温度,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钙才开始分解,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容器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固体--碳酸钙,故A正确;
B、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加热时,温度不能达到碳酸氢钙的分解温度,因此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钙才开始分解,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容器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固体--碳酸钙,所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C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C20H3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乙基雌烯醇里含有20个碳原子
C.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D、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高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A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集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装满水后,使氧气从b(填“a”或“b”)口进入;
②储气:若要将储存在B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a(填“a”或“b”)口进入;
③量气:若用B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还必须要增加到的仪器是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根据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可知,将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可得到蓝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小军和小亮分别进行如下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实验探究:
(1)小军将上述有蓝色沉淀的浊液进行加热,发现沉淀变黑;
(2)小亮做这个实验时,在试管中倒入2mL 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结果并没有得到蓝色的沉淀,而是浅绿色的沉淀;将此浊液加热直至沸腾,仍然观察不到有黑色的物质生成.
(思  考)①黑色物质是什么?②浅绿色的沉淀是什么?
(资料卡)
①氢氧化铜加热可以分解成2种氧化物;
②Cu4(OH)6SO4是一种浅绿色物质,溶解度极小,可溶于酸液;
③反应物的量不同,则生成物可能有所不同.
(3)通过查找资料卡得知:蓝色沉淀加热生成一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浅绿色的沉淀是Cu4(OH)6SO4,其化学名称是碱式硫酸铜,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4CuS04+6NaOH═Cu4(OH)6S04↓+3Na2SO4
(实验探究)
(4)证明该浅绿色沉淀中含有S042-,他俩共同设计如下方案: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浅绿色的浊液过滤,并把得到的浅绿色沉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直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无现象沉淀表面无Na2SO4残留(附着)或者已经洗净
②用稀盐酸溶解浅绿色沉淀,再滴加BaCl2溶液.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中含有SO42-
多次洗涤沉淀的目的是将沉淀表面附着的Na2SO4溶液洗净,防止其中的SO42-干扰实验,稀盐酸溶解浅绿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u4(OH)6SO4+6HCl═CuSO4+3CuCl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众所周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石灰水未变浑浊;有的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沉淀消失).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I.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Ⅱ.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石灰水的浓度过小(或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过短).
Ⅲ.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与石灰水的浓度、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提示:①实验中所用盐酸与分组实验所用盐酸相同;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V饱和石灰水/mLV蒸馏水
/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明显浑浊沉淀减少是否澄清
5001956366持续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40102451245
30202544128
203027356789s后完全澄清
1040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所用石灰水为饱和溶液的是①(填序号).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4)通过实验分析,猜想 I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Ⅱ、Ⅲ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为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你的建议是所用石灰水的浓度不能太小(或用饱和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进行分离和干燥.a、b均为活塞,供选择的试剂:足量的NaOH溶液、浓H2SO4、稀盐酸.(NaOH溶液能吸收CO2,其原理和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相似;浓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试回答:
(1)左瓶中应装的是NaOH溶液,右瓶中应装的是浓H2SO4溶液,
分液漏斗中应装的是稀盐酸溶液.
(2)当CO与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分离得到的是CO,活塞操作是关a开b,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然后得到的是CO2.活塞操作是关b开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B.青蒿素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5:22
C.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该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溶液M的可能组成:
猜想①:是Ca(OH)2
猜想②:是CaCl2(查资料知CaCl2水溶液呈中性).
为了确定其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表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①正确
(2)若猜想①正确,则上述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提出假设]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Ca(OH)2和NaOH;猜想三:NaOH.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猜想二”成立
若A.B中都没有沉淀“猜想三”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