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在水、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微观上该反应是1个水分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生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氢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微观上该反应是1个水分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生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氢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 
.
 
H2+C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水;(2)C+H2O
 高温 
.
 
H2+CO;置换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课本中有一问:为什么汗水有咸味?某校学习小组同学为此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根据生活经验推测,汗水中产生咸味的物质可能是
 

【查阅资料】用铂丝醮取少许含有钠元素的溶液(或物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会呈现黄金火焰.
【制订计划】为了证明咸味物质是猜想中的物质,一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含有阴离子
 
(填写离子符号).二是要证明汗水溶液中有阳离子
 
(填写离子符号).
【进行实验】证明阴离子的实验,向汗水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硝酸,振荡,仍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阳离子的实验:
 

【结论】经上述实验证明,汗水中的咸味物质就是猜想中的物质.
【分析与交流】上述实验中,证明阴离子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徐州市化学教师李老师发明了如下图所示的增氧酒精灯,使用时将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产生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这时能观察到焰心的酒精剧烈燃烧,火焰发白.
树人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细铁丝放到普通酒精灯火焰加热一会儿,铁丝只发红,但没有燃烧起来;再取一根相同的细铁丝放到酒精喷灯处加热,只是红热,也没有燃烧起来;另取一根相同的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白色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
 
(同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请写出上图中双氧水分解产生氧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一:细铁丝为什么能直接在增氧酒精灯上燃烧呢?
【猜想与假设】
(1)猜想1:因为有氧气通入到灯芯中,因此增氧酒精灯火焰周围充满了纯氧.
(2)猜想2:因为增氧酒精灯温度高.
(3)猜想3:
 

【设计实验】
(1)小飞同学认为猜想1不正确,原因是
 

(2)为了验证猜想2,小舜同学用热偶温度计,测量普通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为56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约为1000℃;增氧酒精灯的白色火焰处温度约为1000℃.因此,小飞认为猜想2也不正确.
(3)综上,小君认为猜想3正确.
【反思与评价】
(1)为什么普通酒精灯的火焰是桔黄色的,而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是白色的?
 

(2)酒精灯是外焰温度最高,增氧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是
 
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下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4)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
 
.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课上,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①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
②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③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
④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淡黄色固体是Mg3N2
【分析】
(1)步骤①中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加水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镁条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结论】(4)镁能在N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5)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认识?请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8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
 
 g
(3)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 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燃烧问题是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
 
和天然气.
(2)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②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③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现在一有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该用品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出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烧的气体,使火焰熄灭.它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