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CuO+CO═Cu+CO2
C.Zn+H2SO4═ZnSO4+H2
D.2KMnO4═K2MnO4+MnO2+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碳酸钙制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
B.美丽溶洞的形成:化合反应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D.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了除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四项操作(同时过滤操作)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加适量的盐酸③ 加过量Na2CO3 ④加过量NaOH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
(2)要除去Ca(NO3) 2溶液中的少量NaCl,设计甲、乙两个方案,实验流程如图:
综合分析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证明甲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
②乙方案中得到Ca(NO3)2溶液和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将两个方案中产生的A、B两溶液混合,若形成的溶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乙方案中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X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转化,“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已略去),其中A、B、C所含元素种类依次递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可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途中M应为_______类物质;
(2)写出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与碱之间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4)用硫酸除铁锈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接触和____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 49.6gB. 34.8gC. 32.7gD. 1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9
B.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C. 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 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试管口的朝向可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可朝向如图③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的朝向可如图④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的朝向可如图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