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产生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NaOH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方案证明上述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NaOH溶液浓度过大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可以根据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显色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盐酸呈酸性,pH<7,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解答:解:
(1)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气进入氢氧化钠溶液.
(2)结论1.显碱性的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填:碱.
(3)①实验方法:取两支试管,一支放入浓度大的NaOH溶液,另一支放入浓度小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观察.
②实验现象:浓度大的试管不变红,浓度小的变红.
故答案为:
赶走溶液中少量的氧气,隔绝空气;碱;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取两支试管,一支放入浓度大的NaOH溶液,另一支放入浓度小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观察浓度大的试管不变红,浓度小的变红NaOH溶液浓度过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及其设计实验进行相关方面证明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酸碱溶液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3月7日澳大利亚遭遇严重洪灾,为防止灾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下列对净水措施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水处理的合理顺序是:自然沉降→过滤→消毒→煮沸
B、加入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一切杂质
D、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蒸馏水与食盐水──蒸发
C、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防止病虫害,常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我们在用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的(  )
A、小苏打B、食醋C、白酒D、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干旱时期,人们被迫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向所取的河水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可向水中加入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高铁酸钠(Na2FeO4)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有些人打井取用地下水,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政府组织人工降雨活动,使用物质干冰的物理性质是
 
(任写一种)
(3)生活中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请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
 
,水是生命之源,但不提供能量,请举一食物能弥补水的不足,如:
 
,水的用途很广,请举出水在实验室中的一个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关系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计算:
反  应  时  间(min)1234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105.6102.3101.2101.2
(1)碳酸钙的质量;
(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该红色粉末可能由Cu、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阅资料】
(1)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定性检测该红色粉末的物质组成
(1)小云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其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伟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反应充分后,观察到
 
现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乙组同学】:定量测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02忽略不计),其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的总质量为48.3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47.1

洗气瓶和瓶所盛的总质量为258.6洗气瓶和瓶所盛的总质量为261.9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对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中是否有NaOH剩余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小渊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共用去稀盐酸60克,所得溶液质量为107.8克.试计算:
(1)该洗气瓶内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克?
(2)50克该洗气瓶内溶液中剩余的氢氧化钠质量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则大致需要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克?(空气的密度是1.29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