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小杰和小燕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后,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若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于是两人联想到木炭粉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C+CuO$\frac{\underline{\;高温\;}}{\;}$Cu+CO↑
他们想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空白处)
【提出问题】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①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②Ca(OH)2+CO2=CaCO3↓+H2O.(用方程式表示)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CO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不可行的原因.
检验方案不可行的原因
小杰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③即使无一氧化碳,没有氧气小动物也会窒息死亡
小燕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④一氧化碳太少,没有可以助燃的氧气
查阅资料后,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
【实验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有Cu生成
B中黄色试纸变蓝有⑤CO生成
C中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CO2生成
【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⑦冷凝的水回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2)实验结束时,为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橡皮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试剂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⑧C中液体倒流入A装置中,导致试管可能炸裂.
(3)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 ⑨点燃一只酒精灯,作尾气处理装置.
【拓展与交流】
如果用如图2装置代替图1中的A装置,这样既可以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 ⑩氮气.

分析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三种可能:①、铜和一氧化碳;②、铜和二氧化碳;③、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浑浊;书写化学方程式.
(2)动物死亡:中毒或窒息;一氧化碳太少,没有可以助燃的氧气.
【实验结论】黄色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反思与评价】
①给固体加热时,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②C中液体倒流入B试剂瓶,而不会入A装置中,导致试管可能炸裂;③尾气点燃.
【拓展与交流】
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剩余的是氮气.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第三种可能: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2)③动物死亡:中毒或窒息;④一氧化碳太少,没有可以助燃的氧气.
【实验结论】黄色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反思与评价】
(1)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若没有B试剂瓶,C中液体倒流入A装置中,导致试管可能炸裂;(3)一氧化碳有毒,要做尾气处理,尾气点燃.
【拓展与交流】
排尽试管中的空气,又能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赶”出来,该气体可能是氮气.
故答为:【猜想与假设】铜、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设计方案】
(1)Ca(OH)2+CO2=CaCO3↓+H2O
(2)③即使无一氧化碳,没有氧气小动物也会窒息死亡;④一氧化碳太少,没有可以助燃的氧气
【实验结论】:⑤CO、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
(1)冷凝的水回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2)C中液体倒流入A装置中,导致试管可能炸裂;
(3)点燃一只酒精灯,作尾气处理装置
【拓展与交流】氮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会利用猜想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并且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性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分子C15H22O5中共含有42个原子
(2)每个分子C15H22O5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5:22:5.
(3)每个分子C15H22O5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40.
(4)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总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化学变化  (2)铁铸成锅物理变化
(3)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化学性质 (4)冰雪消融物理变化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物理性质 (6)酒精挥发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质子数为98的锎原子,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形成质子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8
B.新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18
C.新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表: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①木炭红热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发出白光,放热
B③硫在空气中燃烧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

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④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化学肥料的普遍使用大幅度地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1)某农民向经检测的土壤中施用NH4Cl,这是因为该土壤中主要缺乏氮元素.
(2)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D经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判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NH4Cl、BNH4HCO3.其中A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Y W
 反应前质量/g 4 1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g
B.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或复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如果要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可行的是(  )
A.改变溶剂的量B.改变温度
C.改变搅拌的速度D.改变硝酸钾的颗粒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