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CO2(CO):灼热的氧化铜B.KOH溶液[Ca(OH)2]:碳酸钾溶液
C.CaO(CaCO3):高温煅烧D.CuSO4溶液(FeSO4):铁粉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H)2能与碳酸钾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同学们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

(1)各实验中都可观察到溶液颜色为蓝色.
(2)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3)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实验④的烧杯中需加入50mL冷水和0.5g硫酸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确定用途的是(  )
A.氮气做灯泡保护气B.用铜做导线
C.汽油做燃料D.用氧气急救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按要求画结构示意图.
(1)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B.反应条件相同
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D.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五•一”放假小明到乡村浏览大自然的风光.
(1)出发前妈妈为小明准备的食品有:馒头、鸡蛋、咸菜、苹果、矿泉水.食品中的主要成分缺少营养素中的油脂类.
(2)妈妈还为小明准备了一件皮肤衣,面料是100%锦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填:“有机合成”或“天然有机”)
(3)小明来到田间,为农民伯伯区别开失去标签的氮肥(氯化铵)和钾肥(氯化钾).他从附近的建房工地取来Ca(OH)2(化学式表示),分别与少量的化肥混合后研磨,将氮肥与钾肥区分开.
(4)国家控制化肥的生产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实现绿色增产.过度使用化肥的后果有:土壤污染(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写出一个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装置③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2.44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ABC;(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97.6%.(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Z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
(4)我们从该图可知,除去X中混有少量Y时的化学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加入Na2CO3溶液无气泡生成.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1(选填“1”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