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硝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以煤、空气、水为原料还可以合成氨(NH3)。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设备1中主要反应:① C + O2 CO2; ② C + H2O CO + H2。为了保持炉温,提高H2的产量,需要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
判断:设备1中反应②(填“放出”或“吸收”)热量。设备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1)【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2)【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3)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5)【实验反思】
①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②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石蜡 + 氧气 水+二氧化碳
B.氧化汞 汞+ 氧气
C.铝 + 氧气 氧化铝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用酒精杀菌消毒
B.饮用牛奶和豆浆可以缓解重金属引起的中毒
C.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D.用甲醛溶液使水产品保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②仪器的名称是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的H2分子
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热闹喜庆。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包汤圆B.看春晚C.放烟花D.写春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物质为人类造福。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 氮气 ②纯碱 ③熟石灰 ④乙醇汽油
(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
(2)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
(3)可用洗涤剂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