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氧化铁、生石灰和水
B.复合肥:硝酸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分析 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氧化铁、生石灰和水这些纯净物都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归类正确.
B、磷酸氢二铵、硝酸钾都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都属于复合肥,但硝酸铵属于氮肥;故选项归类不正确.
C、金刚石、液氧和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归类正确.
D、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归类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物、复合肥、单质以及合成材料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4.4 g.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引发爆炸.消防员灭火时发现,将水浇到化学品电石(CaC2)时引起了更剧烈的爆炸.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aC2+2H2O═Ca(OH)2+X↑,X遇明火剧烈燃烧并可能爆炸,X的化学式为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2)在d或e(填“a”“b”“c”“d”或“e”)点,溶液的盐酸恰好为无色.
(3)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一定不含Al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同学在复习过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后,选择了如下练习题,请你和他共同完成:
㈠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各分别盛有CO2、O2、H2中的一种;

(1)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H2,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O2
㈡(1)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获得甲烷气体,则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AC或AD(选填上图中的序号);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完整操作方法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
(2)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验纯,甲烷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2,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时先通CO后加热
B.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停止加热
D.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变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知:
(1)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入稀盐酸; ⑤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⑥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⑦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②是检查装置 气密性,如图所示,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效果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A.
选项ABCD
现象放大图
(2)若使制取氢气是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列装置可选用的是BC.

(3)B装置中水的作用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C装置的作用干燥氢气.
(4)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frac{18{m}_{1}}{{m}_{2}}$-16.若无F装置,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请你评价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未与氧化铜反应的氢气,排放到空气中,应加尾气收集装置.
(6)利用A装置,加入其他药品,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氢气(填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