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同学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混合的MgCl2、Na2SO4,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1)所加的除杂试剂为什么要过量?使杂质完全反应.
(2)所加三种试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过量的NaOH”:除去氯化镁.
(3)②③两步的顺序能否颠倒?不能,如果颠倒顺序,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
(4)溶液B中的溶质是什么?可以加什么试剂除去?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可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分析 为了把杂质完全除去,加入的除杂试剂应该足量;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为了完全除去氯化镁和硫酸钠,所加的除杂试剂要过量.
故填:使杂质完全反应.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是为了完全除去氯化镁.
故填:除去氯化镁.
(3)如果颠倒顺序,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因此②③两步的顺序不能颠倒.
故填:不能,如果颠倒顺序,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
(4)溶液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可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各种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判断物质之间相互转化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可以进行各方面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体系,所以均一稳定的分散体系一定是溶液
B.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所以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测定一份铁镁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取该样品8g分四次加入盛有100g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的烧杯(已知烧杯质量为50g)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1234
加入样品的质量/g2222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151.9153.8157.7
(1)表中第三次加入混合粉末后,烧杯和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是115.7g;
(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7%;
(3)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是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洒水降温并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离开车厢
C.开灯查找漏油部位,及时修理
D.让车内乘客坐好,不要随意走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
(1)自然界中采集到的湖水、河水的水样,一般比较浑浊且泛着泥沙和绿藻,还有异味.现有的材料:明矾、木炭、纱布、漂白粉等,请设计得到较澄清的水样的方案,具体措施:用明矾可以使杂质沉降;用纱布采用过滤操作可除掉绿藻等悬浮物;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可除去异味;用漂白粉可达到一般消毒效果.
(2)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钙、镁元素 含量的多少不同.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D(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C2H5OH+n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中n=2
B.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C.清洗试管内壁固着的不溶性碱性残留物的步骤:蒸馏水润洗→自来水刷洗→稀盐酸润洗
D.植物油+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C.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科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
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自己的猜
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OH、K2CO3  丁同学:KOH、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钾已完全反应.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CuO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也可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及用量分解温度(℃)
A5gKClO3580
B5gKClO3、1gMnO2350
C5gKClO3、1gCuO37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均取用5gKClO3,目的是控制变量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理由是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分别取相同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氯酸钾,与质量不同的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质量多的反应的速率快.
(3)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提出猜想  
设计方案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