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A>B>C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 _。
A.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B.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机动车燃料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_ _、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填写序号)。
①菠菜 ②鸡蛋 ③花生油 ④米饭 ⑤牛奶
(2)人体缺_ _会得夜盲症。目前市场上有“加铁酱油”、“补钙剂”、“加碘食盐”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__(填写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元素 ④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_ _,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流的玻璃仪器是_ 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 _(填两种);
(3)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_ 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的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
(3)15.7 g的黄曲霉素B2中含有__g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
(1)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要使16 g Fe2O3恰好完全反应,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A、B、C、D分别是纯碱、烧碱、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四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⑵物质B是 .
探究二:工业品烧碱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该小组同学从一瓶久置的工业品烧碱样品中取出一定量,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得到样品溶液。用稀硫酸与样品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向样品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Ⅱ向样品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并用玻璃棒搅拌 | 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中开始产生气泡 溶液仍呈红色 |
该小组同学对于实验所得红色溶液很感兴趣,展开讨论。溶液里的中和反应是否已经完成?一部分同学认为还没有完成,理由是操作Ⅱ后“溶液仍呈红色”;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中和反应已经完成。结果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确认溶液里中和反应已经完成.
⑶样品溶液的pH 7(填写“<、= 或 >”).
⑷确认溶液里中和反应已经完成所依据的现象是 .
最后,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了久置的工业品烧碱样品中确实含有氯化钠杂质且已经部分变质,并提纯工业品烧碱。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⑸试剂甲和试剂乙的溶液中阴离子都是 (填离子符号).
⑹试剂丁是 (填化学式).
⑺证明工业品烧碱样品已经部分变质的证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实验现象_ 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 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