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
数据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答案】酒精灯铁架台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向上倾斜延长收集时间反应物不纯(合理即可)3Fe+2O2
Fe3O4CO2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3)如果想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采取延长氧气的收集时间的措施,(4)如果反应物不纯,实验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6)含碳细铁丝燃烧时,钢铁制品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1)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①酒精灯,②铁架台。(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向上倾斜。(3)根据实验1、2的操作可知,实验2延长了氧气收集的时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所提升。如果想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采取延长氧气的收集时间的措施,(4)如果各项操作没有问题,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反应物不纯。(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6)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如下图的两个实验。
(l)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_Ⅱ.Mg(OH)和BaSO4;Ⅲ. 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乙实验时______________;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_____。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
(3)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所涉及物质的量的变化(不考虑水份蒸发)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
B.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钾
C.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氧化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或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是6∶1
D. 反应或生成甲和乙的质量为比为14∶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五种变化:
土壤和水混合后得到泥水.
氢气+氧气
水.
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盐酸+氨气
氯化铵.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由此你认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