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于是他和小新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
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
①小新认为是黄金     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
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
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
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色,则他的猜想是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黑色物质是CuO(或氧化铜)
②小宝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黄色金属表面有白色物质附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一个)Cu+2AgNO3=Cu(NO32+2Ag或Zn+2AgNO3=Zn(NO32+2Ag
【反思与应用】
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利用铜锌合金中铜、锌的活动性均比金的活动性强,利用与氧气、与硝酸银溶液或与酸反应的情况鉴别黄金和铜锌合金.

解答 解:[现象与结论]
①合金中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金不能氧气反应,所以小新观察到的黑色应为氧化铜;金属为合金而非黄金,小新的猜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不正确;CuO(或氧化铜);
②把铜锌合金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锌活动性均比银强都可以置换出银,因此应在金属表现出现白色物质的附着;
故答案为:黄色金属表面有白色物质附着;Cu+2AgNO3=Cu(NO32+2Ag或Zn+2AgNO3=Zn(NO32+2Ag;
[反思与应用]
铜锌合金中锌为活泼金属,可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因此鉴别时也可以把金属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黄金不能与酸反应;放入酸溶液,合金中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能在金属表面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点评 黄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为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铜锌合金中铜、锌活动性比金活泼,可以使用性质的差异鉴别铜锌合金与黄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A.硝酸钠、二氧化锰B.木炭、二氧化锰C.氢氧化钠、氯化钾D.硫酸铜、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会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
A.粘合剂B.制冷剂C.防腐剂D.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硬水中含有Ca(HCO32等物质,在加热条件下Ca(HCO32会分解成CaCO3,写出Ca(HCO32分解方程式,水垢成分CaCO3和Mg(OH)2,写出用醋酸除去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兴趣小组在纯净CuO中通入一定量CO,加热,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红色.
查阅资料1:Cu2O为红色固体,可发生下列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猜测】对CO还原CuO形成的红色固体,三位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甲:红色固体可能是Cu;  乙:红色固体可能是Cu2O;  丙:红色固体可能是Cu和Cu2O.
【实验】
(1)取CO还原CuO后的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蓝
(填实验现象),则可否认甲同学提出的猜想.
查阅资料2:加热时,H2和Cu2O能反应,产生Cu和H2O
(2)为确定CO还原CuO形成的红色固体的组成,取35.2g该红色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的H2(填“加热样品”或“通一段时间的H2”).
②若在装置C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填实验现象),则样品中含Cu2O.
③通入足量H2并充分加热后,测得C增加3.6g,则猜想丙(填“甲”、“乙”或“丙”)成立,写出CO还原CuO得到该固体样品的化学方程式:CO+2CuO$\frac{\underline{\;\;△\;\;}}{\;}$Cu+Cu2O+CO2
【反思】取35.2g该红色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H2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19.2g,则原固体中Cu的质量为6.4g,若将该样品完全氧化,则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除了杂质外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滤渣表面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合理,原因是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碳酸钙,不能证明有无氢氧化钙;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的溶质除KOH外,还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K2CO3  丁同学:Ca(OH)2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说明溶液中的碳酸钾已完全反应.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小组同学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最终制得了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如图甲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装置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81.5%(精确到0.1%).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乙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A,(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C,(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精确到0.1%).
【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乙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因甲组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未被装置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配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酸A,A为H2SO4除去Na2CO3
(2)继续加入足量的B,B为Ba(NO32溶液,过滤.除去H2SO4
(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C,C为
AgNO3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白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_{△}^{二氧化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请写出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3)写出图中四处错误:
①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 ②导管不应伸入试管太长③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④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