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多,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炼铁、应用金属铁,现有2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做原料,能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16.7t;(结果保留至0.1).
(3)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硫酸铜、硫酸,滤纸上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铁.

分析 (1)在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多,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3)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

解答 解:(1)在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多,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故填:多;铁.
(2)反应过程中,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生成的生铁中,能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200t×80%×$\frac{112}{160}$×100%)÷(1-4%)=116.7t,
故填:116.7t.
(3)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吧和硫酸锌反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说明硫酸铜和硫酸都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硫酸铜和硫酸,过滤,滤纸上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
故填:硫酸铜、硫酸;铜、铁.

点评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将6.5g含有一种杂质的锌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g氢气,则该锌粉中混有的杂质是铜(填“铜”或“铝”);将纯净的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B.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成,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
A.Na2CO3→NaCl→NaNO3→NaOHB.C→CO→Fe→Fe2O3
C.Cu→CuO→CuSO4→Cu(OH)2D.CaCO3→CaO→Ca(OH)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冶炼金属通常是指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单质的过程,除“沙土淘金”等物理方法外,金属冶炼大都是使金属从其化合态(化合物)转化为游离态(单质)的化学过程.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电解法:该法适合冶炼金属活动性很强的金属.例如:从氯化镁制金属镁就用此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2、热分解法:该法可冶炼某些不活泼金属.例如:2HgO$\frac{\underline{\;\;△\;\;}}{\;}$2Hg+O2↑.
3、热还原法:该法可冶炼较活泼的金属,C、H2、活泼金属、一氧化碳等是常用还原剂. 
(1)碳作还原剂.①MgO+C$\frac{\underline{\;\;△\;\;}}{\;}$Mg+CO↑;②ZnO+C$\frac{\underline{\;\;△\;\;}}{\;}$Zn+CO↑,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2)氢气作还原剂.举一化学方程式说明H2+CuO$\frac{\underline{\;\;△\;\;}}{\;}$Cu+H2O.
(3)比较活泼的金属作还原剂.例如:Cr2O3+2Al$\frac{\underline{\;高温\;}}{\;}$2Cr+Al2O3,你认为此方法可能存在的弊端是得到的产品不纯净.
(4)CO作还原剂.倩倩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的实验探究.
①金属跟氧结合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称为金属的氧化,金属氧化物失去氧转化为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则应称Fe2O3→Fe为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②大试管中所盛液体的作用是检验一氧化碳炼铁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若用该装置需要完善之处是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④若将8g氧化铁粉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5.6g;假设其中只含有碳元素一种杂质为2.8%,则可能生铁的质量为5.76g.
⑤若实验开始先通入CO,待反应完成之后,立即停止一氧化碳气体的通入,其可能后果是玻璃管炸裂,解释原因玻璃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大试管中的石灰水进入玻璃管.
【拓展视野】当CO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将试管冷却后,把得到的黑色固体倒在一张白纸上,用磁铁吸引.发现粉末没有全部被吸引;将足量稀盐酸加入装有少量该黑色粉末的试管中,振荡,观察到粉末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查阅资料】CO还原氧化铁的产物与反应时间、温度有关,产物可能是Fe、FeO、Fe3O4;Fe3O4+8HCl=4H2O+FeCl2+2FeCl3;FeO是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合理猜想】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成分的化学式为Fe、Fe3O4、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现有含氯化钠的碳酸钠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并将80g稀盐酸评价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
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37.855.674.594.5
计算:
(1)产生CO2气体的总质量;
(2)样品中氯化钠的百分含量;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能源、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 能源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为使煤燃烧更充分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粉碎后燃烧,还应保证燃烧时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煤燃烧时排放出气体有多种,其中会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身边的化学物质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喷灌、滴灌的方法给作物补 水可以节约用水.
②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选填“蒸发结晶”或“冷 却结晶”),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选填“分子”、“原子”、“离 子”).
(3)人类每年都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属,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①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过量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充分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③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资源和防止污染,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发现固体总质量没有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选填字母).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C.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补至刻度线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