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 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试计算 
(1)丙烯酰胺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71g丙烯酰胺与多少克 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丙烯酰胺中碳、氢、氮、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3):(1×5):14:16=36:5:14:16.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2×3}{12×3+1×5+16+14}×$100%≈50.7%.
(3)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71g×$\frac{12×3}{12×3+1×5+16+14}×$100%=x×$\frac{12}{12+16×2}$×100%     x=132g.
答:(1)丙烯酰胺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6:5:14:16;
(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7%;
(3)71g丙烯酰胺与132克 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物质性质与用途B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安全常识D化学与生活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
维生素A-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
(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
①C的固体俗称干冰;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导热性.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即可)
(3)若A、C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或其他合理答案),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选填“<”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分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应均正确的一组是(  )
A.氧气 O3B.氯化镁 MgCl2C.氧化铁O4Fe3D.碳酸钠N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均为气体,F是一种可溶性碱,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H2SO4
(2)反应①不是(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SO43+3Ba(OH)2=3BaSO4↓+2Fe(OH)3↓.
(4)少量气体C通入F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反应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
(5)一定量的物质D能与少量G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浅绿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Fe2(SO43=3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
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提出问题】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
【查阅资料】
Ⅰ.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分解生成氧化铜.
Ⅱ.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假设】
Ⅰ.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
Ⅱ.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
甲同学认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号试管,…
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
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
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得到亮蓝色溶液
【解释与结论】
(1)1号试管中现象为蓝色固体不消失.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铜能溶解在高于20%的NaOH中形成亮蓝色溶液.
【反思与评价】
(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OH)2=Na2Cu(OH)4
(2)丙同学推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蓝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选项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A.甲醛B.
酒精
C.
纯碱
D.
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一种单质B.②③都属于氧化物
C.④⑤都属于有机物D.④⑤属于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