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后,生成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a-c克.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后,得到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a+b-c克.

分析 根据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考虑本题.

解答 解: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c)g.
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后,得到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b-c)克
故填:a-c;a+b-c.

点评 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下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
C.组成CO、CO2两种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它们是同一种化合物
D.H2、H2SO4这两种物质中均含有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活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都是乳化原理
B.森林着火,砍掉部分树木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雪上撒食盐,雪很快融化--食盐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D.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的操作是过滤,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3)硬水的危害很大,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4)ClO2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其名称是二氧化氯,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符号2H、2SO2、2H2O、2Fe中,系数“2”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若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A装置.用化学式表示这一反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若选用B装置制氧气,请用化学式表示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a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集气瓶,b长颈漏斗.(每空一分)
(2)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地冒出时.
(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4)用化学式简要表示其反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5)在加热的条件下,用固体碱石灰和无水醋酸钠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7月21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被禁止参加里约田径奥约会,下列关于米屈肼(C6H14N2O2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米屈肼由6个碳原子、14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A池中通过过滤(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
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X,X的化学式为NaCl.
(2)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纯净水的实验方法是蒸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