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香料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
B、丁酸甲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丁酸甲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丁酸甲酯是由丁酸甲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丁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属于有机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2
12×5+1×10+16×2
×100%≈31.4%,故错误;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5:10:16×2=30:5:16,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100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在是(  )
A、石灰浆抹墙后,久之变硬                   Ca(OH)2+CO2=CaCO3↓+H2O
B、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Fe+CuSO4=FeSO4+Cu
C、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D、不用指示剂,恰好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   CaO+2HCl=Ca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盐酸都已完全反应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锌可能反应完,镁、铁一定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易溶于水的是(  )
A、氧气B、面粉C、蔗糖D、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C、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D、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种无色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将黄色粉末G放入气体C中点燃,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A
 
;B
 
;E
 
;F
 
;H
 

(2)写出金属E在C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同学们探究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
(1)小龙按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小欣同学认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2)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需要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小璟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表:
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
测得溶液温度/℃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
【实验结论】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
 

【交流反思】当加入盐酸l0mL以上,溶液温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
 
; 
(2)3个氢氧根离子
 

(3)沼气的主要成分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