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一包氯化钡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32.5g,完全溶于 141.2g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等质量与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
(2)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填空:
①2个氯离子_________;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③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呈+5价_______:⑤表示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饭菜变馊 C. 饼干变软 D. 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u→CuO B. CO2→CO
C. CaCO3→Ca(OH)2 D. Ca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现象,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B.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如表中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
编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 剂 | 除杂方法 |
A | NaNO3固体 | NaCl | AgNO3溶液 | 溶解、过滤 |
B | Na2SO4溶液 | Na2CO3 | CaCl2溶液 | 过滤、蒸发 |
C | CO2 | CO | Ca(OH)2溶液 | 洗气 |
D | N2 | O2 | 铜丝 | 加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用过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做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没有变质;猜想②:_____;猜想③:完全变质;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②或猜想③,甲、乙、丙分别提出了如下方案: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则猜想③成立,否则猜想②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判断猜想③成立还是猜想②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判断猜想③成立还是猜想
②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合理。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_____不成立 |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 | 有_____ | 猜_____想成立 |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食盐水
C. 称量粗盐质量 D.
测雨水 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图为某化工生产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 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2
C.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分子数比为1:2
D. 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