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几种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用温度计测水温
C、
液体读数
D、
滴加液体药品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温度计测水温,不能接触烧杯的底部;液体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不正确;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放置在试管的正上方.
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B、用温度计测水温,不能接触烧杯的底部,故选项错误;
C、液体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悬空放置在试管的正上方,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测量温度和药品的取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1)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
(3)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锶元素属于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择“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在做CO2使阶梯蜡烛熄灭实验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现象(实验仪器、药品都不存在问题),请你一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实验记录如下,请完成下表:
产生的现象产生此现象可能的原因
小明上、下层蜡烛一起熄灭
 
小红上层先熄灭,下层后熄灭
 
小华下层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2)小强同学认为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的实验现象虽有不同,但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你认为小强的观点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将硝酸钾、氯化钠、碳酸钙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分离,加水溶解后,其正确的分离方法是(  )
A、只需过滤
B、只需结晶
C、先过滤后结晶
D、先结晶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常见物品中,不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用纯羊毛编织的羊毛衣
B、种植蔬菜搭棚用的塑料薄膜
C、用聚乙烯制成的食品包装袋
D、制作雨伞的尼龙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用石墨制金刚石
C、胆矾研碎
D、空气液化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时,往50克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克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B、有放热和发光的现象产生
C、有气体逸出
D、有其它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红磷燃烧B、冰融为水
C、矿石粉碎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